主要產品有彩色EPDM顆粒、硅PU球場材料、聚氨酯膠水等,廣泛應用于學校運動場地、體育場館、幼兒園、房地產等行業
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千龍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劉美君)“憲法宣傳一直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部長、全國普法辦主任傅政華在回答“怎樣才能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的提問時,從五個方面介紹了近年來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憲法宣傳方面的主要工作。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現場。千龍網發
“憲法宣傳一直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傅政華說,2018年以來,司法部和全國普法辦持續組織“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主要從五個方面展開工作。
首先是明確**內容。以2018年憲法修正案為**,著力宣傳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的重大意義,著力宣傳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大意義,推動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憲法進公交場所、進賓館、進萬家,以及“中國憲法邊疆行”等活動。
“二,我們抓住了領導干部和青少年這兩個**,一個是‘關鍵少數’,一個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傅政華說,三場憲法學習宣傳報告會在**先后舉辦,講座內容制成光盤**推送,作為各地各部門黨組(黨委)中心組學習的憲法輔導材料。充分發揮“七五”普法講師團作用,組織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為領導干部舉辦憲法巡回宣講,組織領導干部參加和旁聽庭審,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會同教育部把憲法學習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傅政華表示,比如,每年舉辦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在全國40萬所中小學開展晨讀憲法,增強青少年憲法意識。
三是建設憲法文化。分兩批命名25個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讓憲法文化有形呈現。全國目前有3500多個公園、1.2萬多個廣場、3.4萬多個長廊有機嵌入憲法元素。
第四,創新方式方法。開展“我與憲法”**微視頻評選活動,將在**推送和展播;將向全國12.6億手機用戶推送公益普法短信;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寫包括《憲法簡明手冊》在內的八冊《助力脫貧攻堅普法叢書》,以案釋法;上線智慧普法平臺,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憲法宣傳活動。
第五是設立“憲法宣傳周”。從2018年開始,中國將國家憲法日(12月4日)前后擴至一周的時間作為集中憲法宣傳的時間,即“憲法宣傳周”。傅政華說,此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我們繼續采取這樣的宣傳辦法,來加強憲法宣傳的社會效果。”
未經千龍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